啟華防水透氣膜技術 — 防護與舒適的科學

啟華防水透氣膜技術 — 防護與舒適的科學

防水透氣薄膜

當一滴雨水輕輕落在面料上,卻從未滲入內層;當一陣悶熱悄然升起,卻在下一秒被悄然釋放——這樣的「神奇效果」,就是防水與透氣的黃金平衡。啟華,正是專注於這項平衡技術的先鋒,讓各行各業都能安心使用,從日常服飾到醫療防護,從車蓋布到建築防水層,一切防護需求,我們都不妥協。

為什麼選對材料這麼重要?防水與透氣的平衡關鍵

防水且透氣的重要性

也許你會想:
「雨衣只要擋雨,車罩只要防水,為什麼還要兼顧透氣?」

事實上,防水與透氣並非彼此對立,而是相互依存的雙重任務:

  1. 防止外部水分侵入,保護物體與結構不受雨、液體飛濺或化學腐蝕;
  2. 排出內部濕氣與熱氣,維持乾爽、延長產品壽命並避免發霉。

在不同場景下,這兩項功能的具體需求又各有側重:

  • 戶外機能服飾、雨衣:運動時的汗水若無法逸出,面料內側易聚濕起霉,影響舒適與健康。
  • 車罩布、設備遮罩:日夜溫差下,內部水氣若滯留,金屬易生鏽、塗層易剝落。
  • 建築防水層:木構或夾層牆體中,若無良好透氣性,結構易受潮變形、滋生黴菌,嚴重影響安全。
  • 醫療與衛生用品:手術衣、隔離衣若只防水不透氣,穿戴者易感悶熱、皮膚刺激,甚至引發皮膚病變。

正因為如此,選對材料不只是「防水」或「透氣」的二選一,而是如何透過微孔結構或高分子擴散機制,在同一層薄膜中同時實現——這,才是啟華的核心技術。

防水透氣材料的國際標準,你了解多少?

防水透氣國際標準

當材料用於高風險場景,絕不能只憑「手感」或「厚度」判斷。真正可靠的防護,來自於嚴格的國際測試:

  • ASTM F1670 / F1671:模擬合成血液與病毒液體穿透測試,是醫療布料防護力的核心指標。
  • EN 14126:檢驗整體病原體防禦能力,廣泛應用於隔離衣與防護衣。
  • EN 13034(Type 6) / EN 13982-1(Type 5):分別測試對液體飛濺與有害粉塵的阻隔力,適用化工與工業現場。
  • EN 1149:靜電防護標準,防止火花與靜電失控。
  • ISO 9001:品質管理體系認證,確保製程始終可追溯、可改進。

在啟華,每一款布料與膜材,都要通過以上多項測試,這才是真正能讓客戶放心的保證。

我們的原則:性能應來自數據,而非想像

一塊面料的優劣,不能只靠「看起來厚不厚」或「摸起來軟不軟」— 這是我們一貫的堅持。

  1. 定量數據說話:所有材料性能都由第三方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。
  2. 針對需求配方:依應用場景選擇不同結構(單層膜、微孔膜或複合層),調整 MVTR(透濕率)、抗張強度、耐洗次數與化學穩定性。
  3. 持續研發優化:每一次測試失敗,都回到研發室,改進配方或工藝,直到數據達標。

這樣的研發流程,讓我們的產品在各種嚴苛條件下,依然保持一致的防水與透氣性能。

想了解更多產品與檢測詳情?

啟華樂於與您分享各項技術細節與檢測報告。無論是醫療防護、工業應用,或是戶外機能服,我們都能提供 OEM/ODM 客製化服務,從膜材選擇到寬幅裁切,一站式滿足您需求。

👉 點擊查看更多產品以及檢測影片


FAQ 常見問題

Q1:防水透氣材料的原理是什麼?

透過微孔結構(如微多孔膜)或高分子擴散機制(如單一膜),實現液態水阻隔(防水)與氣態水分子(透濕氣體)雙向選擇透過。

Q2:ASTM F1671 和 EN 14126 有何差異?

ASTM F1671 著重於病毒液體的穿透測試;EN 14126 則是針對整體病原體防禦的綜合評估。兩者常聯合使用於醫療級防護產品。

Q3:啟華的材料可否支援客製化?

可以。我們提供 OEM/ODM 服務,從結構設計、塗層配方到後加工一應俱全,可依應用場景量身打造。

Q4:你們有哪些典型應用領域?

醫療防護(手術衣、隔離衣)、工業防護(防化服、防塵罩)、戶外機能服飾、建築防水層、乾燥劑包裝、嬰幼兒與個人衛生用品等。